在胃肠道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将二氧化碳用作吹入气体可导致 ETCO2 水平提高

致编者:

胃肠病科的同事们于近期进行的操作流程变更使我注意到:二氧化碳(CO2)在胃肠道(GI)内窥镜检查中被用作吹入气体的几率有所增长。此类操作的理由在于,二氧化碳更易被人体吸收,所以,病人较少出现痉挛、腹胀或其它可导致病人满意度降低的症状,且病人发生严重空气栓塞的风险也有所降低。尽管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吹入气体对于结肠镜检查来说的确有很多优势,但此种方法已经使一些病人(和医护人员)在接受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上消化道内的二氧化碳可能会意外回流到气道内,导致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 浓度提高,而 ETCO2 监控是 ASA 标准生理监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1 此种操作至少已在一家医疗机构内导致医生作出病人出现严重呼吸抑制 (ETCO2 >80 mmHg)的错误诊断,并致使医生为病人不当使用逆转剂。我在胃肠病学或麻醉学文献资料中均未找到任何关于此种人为错误的报告。

当然,如果病人已经接受插管,这项人为错误就不会出现,在耗时较长的手术,如内窥镜下逆行性胆管胰造影术(ERCP)中,医生通常会为病人插管。但是,如手术耗时较长,病人全身二氧化碳吸收量可能会很大,导致呼吸性酸中毒,需要采取极端通气措施才能纠正。一项在全麻条件下进行的原创胃肠病学研究将基线通气标准设定为 15次/min,吹气前的目标 ETCO2 值为 25 mmHg。即使已预先达到通气过度的状态,病人动脉内的 pCO2 水平在吹气 60 min 之后仍提高了 40%。2

我希望提醒医护人员在胃肠道内窥镜检查过程中注意上述变化,从而提高我们对于意外后果的相关认知。尽管内窥镜检查期间使用二氧化碳吹气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但病人处于镇静状态期间可能发生的人为监控失误和 pCO2 水平提高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病人来说)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James Berry,
(医学博士、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学与疼痛管理系教务副主任,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Dallas, TX)

作者未存在需要报告的相关披露内容。

参考文献

  1. ASA Standards for Basic Anesthetic Monitoring, October 28, 2015; at http://www.asahq.org/quality-and-practice-management/standards-and-guidelines.
  2. Suzuki T, Minami H, Komatsu T, et al.Prolonged carbon dioxide insuffl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fo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ndoscopy 2010;42:1021-1029.